|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甘肃省民乐县顶碗舞

甘肃省民乐县顶碗舞

关键词:顶碗舞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文化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minle.ccoo.cn
  • 感谢 minle07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7143

    已有1网友参与纠错

        在浩如烟海的西部文化中,民族交融的影子几乎随处可见。流行在甘肃民乐一带的顶碗舞,就是这种交融的最好见证。
        顶碗而舞,是中国许多少数民族极为喜爱并极其流行的舞蹈形式,特别是在新疆、内蒙等地区,历经悠久岁月的磨砺而愈加受人欢迎。这类舞蹈奇就奇在技与艺的交融性上,对舞蹈演员的要求极高,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演员们不但要练就过硬的舞艺,更要具备高超的顶技,而正是这两者完美和谐的结合与展示,带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张掖市文化局有关研究者告诉记者,《顶碗舞》的创作出发点主要是从对道具“碗”的运用着手,有意淡化作品的情节性,突出传统舞种的形式美,力图将传统民族舞蹈形式挖掘到极致。创作中在展示传统顶碗技术的同时,也融入了许多现当代建构的蒙古族新舞蹈动态语汇,特别是上身与手臂的动作,基本上都被运用到了极限,例如舞蹈中大部分动作都是由揉臂、挥手、硬腕等手臂动作组成,同时强调肩、胸、肋等上身动作的表现。
        据了解,《顶碗舞》的表演特征,从民族风格出发设置和发展动作和技术技巧,再加上具有民族韵味的音乐在原基础上加以创新,使得剧目成为具有当代气息民间舞,同时又不失一份源于传统的浓厚风格。盅碗舞表演开始时,艺人坐在地毯上轻击盅子,徐缓起舞;站起后双臂或伸或屈,或在胸前环绕,并在时进时退或绕圈行走的表演中,让动听的碰击声始终不停,节奏转快后,则更为精彩。表演中,人们常唱着当地民歌为之助兴,使环境气氛更为热烈融洽。

        源自清代

        张掖市文化局研究者告诉记者,民乐顶碗舞是一种独家传承的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甘肃省民乐县洪水镇汤庄村.
        流行于甘肃民乐县的顶碗舞由来已久。当地研究者告诉记者,民乐顶碗舞传说为清乾隆年间汤庄驻军所留传。汤庄村村民汤治民,自幼爱好社火,潜心于传统社火的研究和整理。学习刻苦,年轻时一边耕作一边练习顶碗舞,技艺日渐精熟,逐渐带动村民练习了起来。进几年来,民乐县把继承发展繁荣顶碗舞艺术作为培育地方特色文化的重头戏来抓,在组织上,发展规划上都做了周密的安排。目前,民乐顶碗舞艺人已达400多人,遍布全县,每年的春节、元旦都要进行比赛。
        和蒙古族传统顶碗舞不同的是,民乐的顶碗舞更加注重于社火形式的热闹和场景。当地顶碗舞特点是融舞蹈与杂技为一体,舞姿漾洒,造型优美,内容丰富,舞具简单,只用二碟一碗一双筷子,一根竹条,少至一人,多至成百上千人,男女老幼、台上台下均可表演。舞者头顶瓷碗,牙咬竹条,两手各拿一碟一筷,筷子两头各系一铜铃红穗,按音乐节奏,磕动 “口条”敲打出有节奏的悦耳声音,表演走、跳、站、跪、爬、滚、翻等许多高难度动作,颇吸引人。
   “顶碗舞集杂技与舞蹈为一体,是一个集民族性、民间性、技巧性和欣赏性为一体的集体舞,是民间舞蹈艺术中的精品。”
 
        山乡里的舞步

        跳舞者头顶瓷碗,口衔竹条,两手各拿一碟一筷,筷子两头各系一铜铃红穗,舞时磕动“口条”敲击头上的瓷碗,同时,用筷击碟,表演各种舞蹈动作,碗却始终稳稳地“端坐”在舞者头上。以传统秧歌十字步为基调,再配以“三步一抬”、“梭子步”、“垫步”、“斜后点步”及“云步”的交叉使用,使场面的变化更加丰富多彩,舞蹈的地方特色更加浓郁。
        民间艺人在顶碗舞的流传过程中, 巧妙的收集了断断续续的音符,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顶碗舞音乐风格.演奏的乐器主要有笛呐、板胡、二胡、三弦、笛子、钹、梆、碰铃、锣、鼓和京嚓.表演时加之敲击碗、碟的声音, 此起彼伏,舞乐浑然一体,过门如微波荡漾,高潮如排山倒海。他们不知道“编钟”的奥妙,但他们用碗筷演绎了“编钟”的真谛,美妙的乐曲,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汤庄顶碗舞集舞蹈与杂技为一体,动作优美,技巧娴熟,起卧自如,舒展大方,是民间舞蹈艺术中的精品。他们走、跳、站、跪、爬、滚、翻等许多高难度动作演练出各式造形,时而奔跳来回穿插,旋转如陀螺捻线,振臂似紫燕高飞,挥袖间如天女散花,张扬时似嫦娥奔月.
        “顶碗舞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包容并传递着多种文化信息。”张掖市文化局研究者认为,顶碗舞自清乾隆年间流传民乐县汤庄村至今,在县域内广为流传,深受群众喜爱,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顶碗舞在民间广为流传, 他们或三五一群,或集结寒冬,总是自发的组织,自发的编导,院落里锣鼓声声,雪地上舞步翩翩。亲朋好友聚会,少不了跳上一阵;闺女出嫁之时,也常以此助兴。
 
        “碗”舞情结

        张掖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它是镶嵌在河西走廊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民乐是通往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路。
        据民乐县志记载,汤庄顶碗舞最早为清乾隆年间民乐汤庄驻军梁军门的部队所留传。传承人汤贤才对顶碗舞逐步完善,在村上教会了许多人,解放后,顶碗舞已趋于成熟,除汤庄村跳外,就连邻村也会跳。二十世纪50年代,村民汤治铭、汤立浩、汤克芳、汤立顺等人前往省城兰州表演,所到之处深得好评。“文革”之后,顶碗舞又盛行起来,尤其到了二十世纪90年代后,文化部门几经挖掘创新,已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
        长期以来,顶碗舞深深融入民乐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是人们心声的倾诉和流淌。庄稼人最知道饭碗的重要,所以一只瓷碗就这样高高在上。婚嫁时,提醒晚辈要珍惜劳动。喜庆时,更忘不了“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碗是他们的兄弟,碗是他们的父母,碗是他们的艺术.人们用顶碗表现出对故土的爱恋,用舞步演绎出对大山的情怀。碗碟中有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舞步中有对来年丰收的向往,音乐把他们的心声倾诉,鼓点把他们的日子敲响,表达了民乐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传承之惑

        随着时代变迁,传统社火正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困境。民乐顶碗舞也面临着传承与消失的现状。一方面,在当代影视音响等新科技和流行文娱形式的猛烈冲击之下,年轻人对顶碗舞的了解越来越少,参与者也越来越少;另外一方面,一些颇有造诣的顶碗舞艺人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继谢世,有些绝技难以得到传承,传统舞步和乐曲急待挖掘保护。同时受制市场等因素制约,传统顶碗舞很难在市场竞争中找到自身发展的优势,加上当地地方经济不发达,学艺人员缺乏,目前,会跳传统顶碗舞者已不多,传承链已经濒临断裂。面对这种状况,张掖市及民乐县文化部门近年来开始不遗余力的进行保护和整理工作。
        民乐县文化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民乐县委、县政府对顶碗舞进行了抢救性挖掘保护,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1993年聘请省市音乐专家对顶碗舞口传音乐重新进行谱曲、配乐和录制;1997年对民乐顶碗舞表演者进行培训学习,并举办汇报表演; 2002年县政府拨专款用于民乐顶碗舞的挖掘整理;2005年4月,成立民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2005年10月建立民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组成民乐顶碗舞普查工作小组;2006年县政府拨专款10000元用于民乐顶碗舞的收集、挖掘、整理工作;2006-2007年用两年时间把顶碗舞各类资料进行挖掘、收集和整理并制作相关音像资料;2008年整理普查资料,编写民乐顶碗舞舞蹈教程。“2009年我们将建立顶碗舞传承保护中心,民乐县中小学开展顶碗舞试点教学;2010年民乐顶碗舞将在全县范围普及,并组织专业表演者远赴省内外演出。”张掖市文化局有关负责人认为,“随着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升级,在不久的将来,民乐顶碗舞必将重放光彩,为传播河西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发挥作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1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8993603339 传真: 邮箱:minleccoo#163.com
地址:甘肃省民乐县世纪嘉园33号楼1单元501室 邮编:734500
Copyright © 2004-2024 民乐县西域文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